编辑:wendy | 2025-11-15 15:59:36 | 已有30人看过此文
轻量化 + 智能化双轮驱动 紧固件行业迎来产品结构革新
本报讯 随着全球制造业向绿色化、智能化转型,紧固件行业正掀起以轻量化、智能化为核心的产品结构革新。数据显示,智能紧固件(集成传感功能)市场规模 2023 年已达 9.8 亿美元,预计 2030 年将突破 45 亿美元;而轻量化紧固件通过材料升级与结构优化,最高可实现 26.65% 的减重效果,正悄然改变整车等终端产品的设计逻辑。
在轻量化领域,紧固件虽单体重微,但总质量可占整车的 5% 以上,其减重潜力受到终端行业高度关注。行业正从材料选择、结构设计、制造工艺三方面同步发力,铝合金、碳纤维等异质材料的连接需求凸显,第三代高强钢、铝锂合金、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渗透率快速提升,预计从 2022 年的 8% 增长至 2030 年的 35%。其中,铝合金螺栓重量仅为钢制螺栓的 30%,钛合金螺栓成为高端车型标配,保时捷 911 通过全车身换用钛螺栓实现减重 4 公斤;抗拉强度≥1400MPa 的超高强度螺栓在风电领域的应用比例将突破 40%,既满足高强度连接需求,又实现显著减重效果。
智能化升级成为行业另一核心趋势。基于数字孪生的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线覆盖率正以每年 15% 的速度递增,5G + 工业互联网技术推动设备联网率从当前的 32% 提升至 80%。人工智能视觉检测系统的广泛应用,将产品不良率控制在 0.2‰以下,综合生产成本可降低 18%-25%。在工业机器人领域,2025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突破 500 万台,智能工厂普及率超过 60%,带动精密微型紧固件需求年均增长 18%。
区域市场呈现差异化增长特征。东南亚地区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8.7%,印度凭借汽车制造本土化战略,紧固件进口替代率持续下降;欧盟市场受碳关税政策影响,环保型紧固件需求激增。中国市场则聚焦高端化与进口替代,《中国制造 2025》对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率的要求,使得航空紧固件进口替代空间超过 200 亿元。自冲铆接(SPR)技术在宝马、特斯拉车型中普及率已达 80%,带动相关铆接件市场以 7% 年复合增长率扩张。
行业专家表示,未来紧固件企业需聚焦三大方向:新能源汽车 800V 高压平台专用紧固件研发、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柔性生产体系构建、以及符合 AS9100D 标准的航空紧固件认证体系建设,才能在产业升级浪潮中占据优势地位。
新闻来源:搜狐网(手机搜狐网)《新能源汽车 “轻量化大战”: 紧固件如何成为减重关键?》、产业世界《全球及中国紧固件市场深度调研报告 (2025 05V4B7N2)》